更新时间:2022.03.29
犯罪未遂的认定如下: 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特定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 2、犯罪未成功,是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没有完全实现,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没有完成; 3、犯罪失败是因为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在我国对犯罪的认定需要满足四要件: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具体而言,该行为满足刑法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即犯罪成立。
如果主体是一般主体,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实施了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等犯罪行为,且毒品的数量符合毒品犯罪的立案标准的,可认定为毒品犯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一)诈骗罪的犯罪主体 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所以诈骗罪的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单位谋取利益,经单位决策机构或者负责人决定实施的,法律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刑法分则条文明文规定主体,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首先,有共同犯罪的认识因素: (1)各个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实施某种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与自己一道在共同实施该种犯罪; (2)各个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的行
从犯是相对于主犯而言的,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1、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
在枪支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认定为从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认定为主犯。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包括以下两种人: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也就是说,在犯罪集团或者其他共同犯罪活动中,受他人的指使实施了某种犯罪行为,但没有达到罪恶重大和情节特别严重的程度。这种人虽然也是共同犯
教唆犯所犯罪名的认定:一般情况下,教唆犯所犯的罪名是根据其所教唆他人犯的罪名来定罪的,不会单独定罪;但法律另有规定除外。教唆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应从重处罚;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罪的,对教唆犯的处罚可以从轻或减轻。
共同犯罪的主犯认定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认定为从犯。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