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8
工资应当按照劳动者正常出勤的天数以及加班时间的多少来进行计算,其中月实际工资=月工资÷21.75×实际出勤天数;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
员工入职后的试用期工资是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的数额来计算的,但是双方约定的数额不得低于正式员工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或者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同时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
离职当月工资按照实际出勤天数计算,如果有加班的,则按照实际加班时间将加班工资也计算在当月工资之中。劳动者离职的,单位要在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当天与劳动者结清工资。
入职试用期工资是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计算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试用期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工伤骨折三个月后工资按照原来的工资待遇进行发放。职工因为工作而受到了事故的伤害或者是患了职业病,从而需要暂时停止工作去接受工伤治疗的,在停工留薪间,原来的工资福利和待遇不变,由职工所在的单位每个月进行支付。
本月有请假,一般不会影响工龄工资的计算。工龄工资仍然是职工的工龄每满一年的,每月增加一定的工资。除非职工与单位解约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工龄才会暂停计算。
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病假工资:连续工龄不满二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连续工龄满二年不满四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计发;连续工龄满四年不满六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连续工龄满六年不满八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连续工龄满八年及以上的
企业职工退休工资如何计算与缴费金额、总缴费年限、退休年龄、地区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有关。一般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和其他津贴三部分的总和。
养老金与缴费金额、总缴费年限、退休年龄、地区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有关。一般,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其他津贴。 (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资金总额除以某个数字,这个数字按退休时的年龄决定。假设:60岁退休,退休时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
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参加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了规定的退休年限。对于实际缴费年限十五年以上的,可以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根据目前的养老金计算方法,职工退休的时候养老金一般由两部分组成,通常有基础养老金以及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跨统
企业职工的退休工资可按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和其他养老金等部分的总和来计算。具体的计算方法与缴费金额、总缴费年限、退休年龄、地区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