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3
指定监护人,是指根据人民法院或有权指定监护人的单位的指定履行监护职责的人。 有权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定监护人的组织和机关有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 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以
监护人拥有的监护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监护人的存在损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那么法院在有关人员的申请下可以剥夺监护人的监护权,变更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向人民法院提起变更子女监护权的主体包括: 1、未成年人的父母; 2、有抚养关系的祖父母或外
监护人有权用被监护人的房屋。监护人可以在不损害被监护人房屋权利的情况下使用监护人房屋,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损坏的,应当恢复原状,赔偿损失,使用被监护人房屋的利益应当归被监护人所有。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
如果是未成年人的打胎要监护人,如果是成年人的不需要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其父母,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同意并且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变更监护权的法定条件如下: (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 (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子女监护权变更需满足下列条件: 1、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3、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的等。
法定监护人与指定监护人的区别主要是监护人的任命形式不同。法定监护人的任命形式是法律规定的,比如父母就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而指定监护人的任命则是村委会指定的,一般都是监护人比较多的时候行使的。
法定监护人与指定监护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分别是:1、法定监护人是我国法律中直接规定的具有监护义务的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或者关系密切的亲属、朋友等是法定的监护人;2、指定监护人是死亡的父亲或母亲在遗嘱中指定的作为监护人
法定监护和意定监护相比,意定监护优先。意定监护是指成年人在自己清醒的时候,选择一个自己最信任的人,可以是亲属,也可以不是亲属,书面指定被委托者作为自己失能后的监护人,照顾自己的生活,处置自己的财产、权利等。
有抚养权具有监护权。抚养权和监护权的区别是:有监护权并不代表有抚养权,有抚养权一定有监护权。非因法定事由限制或剥夺,父母任何一方都享有孩子监护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