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5
在成立撤销权的情形下,债务人的债权人中的任何一人均有权以自已的名义,以诉讼的方式,行使撤销权。基于债权人行使撤销权,被撤销的债务人的行为即归于消灭,并自始无效。
在成立撤销权的情形下,债务人的债权人中的任何一人均有权以自已的名义,以诉讼的方式,行使撤销权。基于债权人行使撤销权,被撤销的债务人的行为即归于消灭,并自始无效。
法定撤销权的行使条件具体包括: 1、影响了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 2、债务人需要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实现其债权; 3、债务人无偿处分其财产权益,或者具有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等行为。
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条件: 1、合同存在可撤销情形:如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以欺诈的手段实施的法律行为、以胁迫手段实施的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显失公平; 2、在撤销权的有效期限内; 3、当事人属于撤销权人。
法定撤销权的行使条件有: 1、债务人主观上存在逃避债务的心态,客观上实施了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等行为; 2、债务人的行为属于处分财产及财产性利益的行为; 3、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4、撤销权需要在法定期限内行使。
法定撤销权的行使条件: (一)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 (二)受赠人对赠与人负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一定的负担,接受一定的约束。
我国法律规定的撤销权行使的时间有90天、1年和5年,这三者是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的规定:如果所订立的合同存在撤销的事由,而且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该撤销事由,当事人要主张撤销合同的,则应该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该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重大误解的当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就是当债务人存在下列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时,债权人向法院申请撤销债务人行为的权利行使方式: 一、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
撤销权行使期间的法律规定是: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可以行使撤销权;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可以行使撤销权;法律其他规定等。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方式如下: 一、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 二、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或者为他人的
法定撤销权的行使条件:债务人需要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实现其债权;但债务人无偿处分其财产权益,或者具有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等行为;影响了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
法定撤销权的行使条件有: 1、债务人在客观上实施了危害债权的行为; 2、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3、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法定撤销权的行使条件是: 1.债务人在客观上实施危害债权的行为; 2.债务人的行为是以财产为标的的; 3.债务人之行为系有偿行为时,债权人行使撤销权以受益人恶意为条件; 4.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