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9
发生农村宅基地纠纷当事人双方首先应平等协商,协商不成的可到当地乡(镇)政府或土地管理所等受理机关提出处理申请,受理机关对受理的宅基地权属争议可先行调解,调解无效的应当作出处理决定,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可在收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
农村宅基地离婚纠纷的解决方式:对于宅基地上的房屋,双方可以自行协商分割,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而宅基地离婚时不可以分割,只是双方谁得到了房子就获得了宅基地的使用权。
如果发生农村宅基地纠纷可以先协商。 无法协商的,可以由人民政府处理。 如果人民政府处理后,对于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到人民法院对该人民政府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至第三款的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解决宅基地纠纷的办法,主要有三种: 1、协商解决 《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据此规定,公民之间发生的宅基地纠纷,应当先通过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 2、行政解决
宅基地纠纷打官司属于民事诉讼的范围,所以宅基地纠纷打官司的程序和民事诉讼的程序是一样的。 1、原告应具有民事行为的能力。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来源的,视为有完全
农村邻居宅基地纠纷没人管可请村委会出面进行相应的调解,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对纠纷作出相应的判决。
宅基地被征用补偿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宅基地补偿,二是房屋补偿。由于宅基地的产权属于村集体,因此,这部分补偿归村集体所有,不会直接给宅基地使用人。而房屋的产权属于村民私有,因此房屋补偿归村民所有。村民的宅基地被征收后,如果没有其余宅基地,那么村
宅基地,是指农村村民为建设自住房屋使用的土地,属于集体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一是用途限制。对已取得宅基地使用权,权利人如需变更土地用途,必须依法经过批准。二是面积限制。
农村宅基地继承纠纷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或者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处理决定、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