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09
医疗事故可以协商解决。民事主体可以在符合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决定自己的民事权利,所以患者及医疗机构双方可以在国家法律的允许范围内对医疗事故的赔偿等争议达成一致意见。
医院出了医疗事故的解决办法有:1、自行协商,医患双方可以自主自愿地进行协商处理,所达成的协议只要不是受胁迫所签或存在重大误解,其协议是合法有效的;2、行政解决,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对医患纠纷进行调解;3、司法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发生医疗事故之后,医生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相关人员报告。
发生医疗事故能和解。医疗事故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选择和解。 根据《民法典》第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法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
根据我国有关医疗事故责任以及赔偿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医疗事故责任分为以下几种: 1、完全责任; 2、主要责任; 3、次要责任; 4、轻微责任。对于不同程度的责任应当承担多少赔偿比例,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多采用完全责任承担100
由误诊引起的医疗事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1、和解,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 2、调解,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 3、起诉,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1.和解。发生医疗纠纷后,患方和院方可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的效力应予以认定。 2.调解。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