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7
故意损毁文物罪的构成要件: 1、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2、犯罪客体是国家文物管理秩序; 3、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4、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
故意损毁文物罪的构成要件: 1、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2、犯罪客体是国家文物管理秩序; 3、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4、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
过失损毁文物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主体要件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要件是过失;客体要件是国家有关珍贵文物的管理秩序;客观要件是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过失损毁文物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有关珍贵文物的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表现为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对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主体要件,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
恶意毁损他人财物的处罚: 1、恶意毁损他人财物的行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毁坏他人财物的数额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需要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文物的管理制度;客观方面则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造成
过失损毁文物罪的构成要件是: 1、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客体为国家有关珍贵文物的管理秩序; 3、主观上是过失的心态; 4、客观方面表现为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
我国《刑法》中规定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文物的管理秩序。
故意损毁文物罪由以下要件构成: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文物管理秩序;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过失损毁文物罪的构成有: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是过失心态;客体是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秩序;客观上行为人因为过失损毁文物的行为。
本罪的犯罪构成。(一)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有关珍贵文物的管理秩序。对象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及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具体可参见故意损毁文物罪的释解,这里不再赘述。(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
过失损毁文物罪由下列要件构成: 1、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即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3、客体要件是国家有关珍贵文物的管理秩序和制度; 4、客观要件即表现为行为人为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
灌醉他人后拿走其财物行为人构成盗窃罪。构成盗窃罪的,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