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4
行政强制措施的作用包括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强制措施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以及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我国《行政强制法》中所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以及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主要有以下这些: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三)扣押财物; (四)冻结存款、汇款; (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
行政强制措施种类有对人身自由的暂时性限制,例如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对财物的暂时性控制,例如查封、扣押、冻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物;以及其他的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措施的特征如下:1.具有具体性。行政强制措施属于具体行政行为。2.具有强制性。3.具有限制性。它属于行政限制行为,而不是行政赋权行为。4.具有预防性。5.具有临时性、应急性。6.从属性和独立性相结合。7.具有非制裁性。8.具有可诉性
采取新的强制措施之后,之前的强制措施是会“自动解除”。但强制措施一般是撤销或者变更,不用“自动解除”这一说法。公安机关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
强制措施的期限有: 1、传唤、拘传的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最多不超过24小时; 2、拘留时间最长37天; 3、取保候审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4、监控居住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
我国的强制措施分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五种。以下四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取保候审措施:①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②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③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
羁押包括以下强制措施:拘传、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因此司法机关采取的羁押措施有拘传、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
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如下: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如人身管束、收容审查; (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三)扣押财物; (四)冻结存款、汇款; (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在实践中,行政强制措施手段多种多样,可以分为限制人身自由,处置财物
第一,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也就是说,超过这个期限应当解除该强制措施。第二,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如果发现不应当拘留的,必须立即释放,也即24小时内解除拘留,如果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