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1
犯罪未遂的意思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对于未遂犯的处罚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未遂是犯罪的特殊形态之一。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首先,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其次,由于法律规定的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要确定对于犯罪未遂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三,在确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确定是从轻处罚还是减轻处
单位犯罪是指为单位利益而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我国刑罚在处罚单位犯罪时,原则上采取“双罚制”,同时也不排除法律特殊规定的“单罚制”。双罚制是指对于单位犯罪的,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又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在我国
共同犯罪各自处罚原则为: 1、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对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3、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一切犯罪行为都要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等追究刑事责任;犯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量刑标准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未遂
1、单位犯罪是指为单位利益而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2、处罚原则是单位犯罪的两罚制和单位犯罪的单罚制。刑法对单位犯罪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采取两罚制。刑法在某些情况下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单罚制,即只处罚自然人而不处罚单位。
我国刑法第65条对累犯采取了从重处罚原则。首先,对累犯必须从重处罚,即不管是一般累犯还是特殊累犯,都必须从重处罚。其次,只能在责任刑之下从重处罚。最后,在决定从重的幅度时,除了考虑后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外,还要考虑后罪与刑
未成年犯罪处罚适用的原则包括从宽处理原则,不适用死刑原则等,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犯法律规定的八大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都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犯罪的未遂的处罚,可以比照既遂犯的量刑,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由于犯罪的未遂犯没有造成该罪希望的损害后果,既结果未发生,所以未遂犯的可谴责性较低。所以未遂犯的处罚不应比既遂犯的处罚重,因此法律规定,以及着手开始实行犯罪的,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
毒品犯罪处罚原则: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视情节定其量刑轻重,如武装走私,教唆未成年人进行该犯罪活动,暴力抗检、抗捕,克数等。
处罚单位犯罪原则有单罚制与双罚制。单罚制又称为代罚制或者转嫁制,指在单位犯罪中只处罚单位中的个人或者只处罚单位本身。个人为进行犯罪违法活动而设立单位实施犯罪的或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 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犯罪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