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7
发生交通事故,双方协商不一致,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处理交通事故的赔偿原则是: 第一,先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的责任限额内赔偿; 第二,不足部分,由保险公司在商业三者险的限额内按照事故责任比例赔偿; 第三,仍有不足的,由侵权人予以赔偿。
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交通事故,双方协商好以后应当在交警的主持下签订书面的协议,履行协议。但如果出现违法行为的,即使双方协商好了,警察也需要依法对其作出处罚。
首先可以找交通队协助调解,需要注意的是,交通队也只能“协助”沟通,这并非交通部门的义务,交通部门在协助的过程中也没有太多的决断权。如果还是无法协商一致,就只能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征求当事人意见后进行庭前调解,
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应保护好事故现场,固定相关证据,同时马上报警,等警察来后将事情的详细经过跟交警讲清楚,这样有利于交警作出正确的事故责任认定,事故责任的认定对今后的索赔至关重要。并在48小时内通知好保险公司,将事故中的所有的损失让保险公司确
交通事故协商不成的话: 1、可由交警部门作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2、双方可申请交警调解; 3、调解不成可向法院起诉。如果和保险公司、肇事司机不能达成和解,或调解无效的话,那只能到法院起诉他们,要求他们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如果和保险公司、肇
交通事故双方协调解决不了的,交警可以告知当事人起诉解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调解不成功的,交警应该告知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双方协商,也只能对民事赔偿部分进行协商,但是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属于行政处罚,不会因为一方撤案而免于处罚,一旦交警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不论民事部分如何赔偿,依然会受到吊销驾照,终身禁驾的行政处罚。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
对于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交通事故,双方在协商好以后应当在交警的主持下签订书面的调解协议,履行协议。但如果出现违法行为的,即使双方协商好了,警察仍然可以依法对违法行为人作出处罚。
交通事故后交警应该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与违章驾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