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5
当事人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后,则不能再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是对行政复议的救济,如果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再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当事人已经提起行政诉讼的,则不能再提出复议申请,只能依法提起上诉、申诉。
诉讼后是不能再进行复议的。对诉讼的结果不满意或感觉有错误,可以提起上诉。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法律、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为提起行政诉讼必经程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后,又经复议机关同意撤回复议申请,在法定起诉期限内对原
应该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服再起诉的案件包括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勘定、调整或者征收土地的决定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
行政处罚的复议时效和诉讼时效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不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而如果是先提出行政复议,当事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满意者,还能够提起行政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
法律分析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后是不能再复议的。行政诉讼是对当事人不服行政复议决定的救济程序,一般是行政复议在前,行政诉讼在后,而不能倒过来。如果当事人对法院的裁决不服的,可以通过上诉、申诉等
行政处罚是可以撤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五条: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行政处罚能复议撤销。 如果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比如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等这些处罚决定,那么可以按照法律申请行政复议。 法律规定,行政行为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可以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主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联系是:解决行政争议的方式。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区别如下: 1、处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处理机关是不同的,前者是行政机关,后者是人民法院,即司法机关; 2、性质不同。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行为属于行政行为,是一种行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期限在法律上的规定是不一样的,关于行政复议,期限是六十日,是从公民知道该行政行为之日起起算的。关于行政诉讼,它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先经过行政复议再进行行政诉讼,这种情况下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期限是十五日,是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