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5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行为人有盗窃行为的,盗窃财物价值数额大小和盗窃情节严重性,都可以独立作为定罪的依据。行为人只有存在多次盗窃、入室盗窃、携带凶器行窃、扒窃情形的,社会危害性大,不要求犯罪数额大小,就可以直接构成犯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主要分为两类: 1、行贿金额达到一万元以上。 2、行贿数额不满一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1)为牟取非法利益而行贿; (2)向三人以上行贿; (3)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行贿的; (4)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
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根据药品的有毒物质和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的伤害量刑,与假药售卖金额无关,即只要有制售假药的行为,不论该行为是否有产生危害后果,都要受到刑事追究。生产、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一)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
如果员工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仅是挪用,则涉嫌挪用资金罪。根据我国《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规定,公司、企业或者是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
3000。网络诈骗数额超过3000元,达到诈骗罪标准,公安机关可以立案。数额较小,没有达到3000元,尚不构成诈骗罪,但是违反社会治安,处5至15日拘留,可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但如果诈骗行为累计数额超过 3000,就可以追究诈骗罪的刑事
当错发的工资达到了三个月以上的时间,并且工资的金额已经达到了一万元这样的标准的时候,就可以对案件进行立案处理。或者是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员工的数量达到了十个人以上,累计拖欠的员工工资达到八万元以上的数额,这个时候就可以对案件进行立案处理。
至于员工拿多少货款才立案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公司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司资金,达到以下三个标准的,将被立案:一是挪用本单位资金1万元到3万元以上,超3个月以上未归还的;二是挪用本单位资金1万元到3万元以上,用于营利活动;三是挪用本单
不管损失多少财产,只要起诉符合起诉条件,人民法院就会受理立案。 起诉条件包括: 1、作为原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与本案存在直接利害关系; 2、有明确的被告; 3、存在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以及理由; 4、该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
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根据药品的有毒物质和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的伤害量刑,与假药售卖金额无关,即只要有制售假药的行为,不论该行为是否有产生危害后果,都要受到刑事追究。生产、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一)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
不当得利属于民事纠纷的范畴,不存在立案起点。只要属于不当得利,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应当立案。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的行为。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