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6
合同被撤销前,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被撤销后,自始至终不具有法律效力。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
赠与人的法定撤销权的行使并不是无期限的。在法定撤销权产生后,赠与人未行使该撤销权之前,赠与合同仍然有效,但却有随时被赠与人撤销的可能,这对受赠人将十分不利,使受赠人的权利永远处于不安的状态。 为此,为了维护赠与关系的稳定性,促使赠与人积极行
履行完毕的合同只要存在法定撤销情形的就还可以撤销。具体的法定可撤销情形包括: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赠与合同撤销期限规定为:赠与人的撤销权行使期限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行使期限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规定,受赠人有下列
合同撤销权行使期限是多久,视情况而定: (1)如果所订立的合同存在撤销的事由,当事人则应该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该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2)如果虽然存在合同撤销事由,但债权人不知道的,债权人如果在该撤销理由成立后的五年内知道的,可以随时行
合同的法定撤销条件是:当事人是基于重大误解订立合同的;是一方以欺诈或者胁迫手段与对方订立合同的;订立的合同显失公平的;以及是被第三方欺诈订立合同的情形。
可撤销的合同的履行地是按下列顺序确定: 1、合同中约定的地点; 2、当事人协议补充的地点; 3、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的地点; 4、仍不能确定的,给付货币的,履行地为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交付不动产的,履行地为不动产所在地;其他标
撤销合同的法定条件:1、订立的合同存在重大误会或者误解的;2、订立的合同对其中一方当事人不公平的;3、有一方当事人以一些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等手段让另一方当事人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形下而订立合同;4、必须是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的原
可撤销合同主要是指当事人双方没有达成一致的、真实的意思表示的合同。在民法中表述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一种。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情形规定在我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对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以及乘人之危的情形做出了规定。这种故意使对方在违背自己真是意思
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人:重大误解行为人;受欺诈的合同当事人;受胁迫的合同当事人;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的受损害合同当事人。这些撤销权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合同。
有分情况处理:1.承租人与出租人协商解除租赁合同,押金的退还以双方协议为准。2.出租人违约,导致承租人要求解除合同,押金需要返还,并由出租人承担违约责任。3.承租人违约,导致出租人要求解除合同,承租人承担违约责任,押金需要返还。4.合同约定
退休后医保还能报销,针对所有参加职工医保的人员,包括在职参保和退休人员,建立完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共计保障机制,门诊报销比例超过50%,适当向退休人员倾斜。 如果是作为退休人员,那么这个医疗保险也是可以办理退休待遇的,是可以终身免费享受医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