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1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构成犯罪的,依法应当
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有: 1、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以过错作为归责的最终构成要件; 2、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3、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基于法律的特别规定,受害人能够证明损害是加害人的行为或者物件所致,加害人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而不论其是否存在主
生态破坏侵权的免责事由有: 1、不可抗力,但仅包括不可抗力中的自然原因,且及时采取了合理的补救措施; 2、第三人过错造成损害后果 3、其他免责条件,如战争行为引起海洋环境污染,为免责条件。
新消法五十五条欺诈行为是指商品的经营者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实施了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等欺骗手段,诱使消费者产生错误的理解,作出违背自己意愿的意思表示,从而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
误工费属于保险理赔的范围,因此需要理赔。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表演者权利保护期的法律规定:依据我国最新《著作权法》第23条的规定,表演者权利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侵权责任法目前已经失效,而我国民法典中的侵权行为主要涉及有对于人身权、人格权以及财产权等民事权益的侵权行为。《民法典》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民法典侵权责任的成立条件有: 1、必须在客观上造成财产损害或精神损害; 2、行为具有违法性,合法行为造成损害,则行为人不承担责任; 3、不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如行为人主观上无过错,则不承
侵权责任不包括可得利益。可得利益是违约责任的概念,违约责任的承担包括赔偿因为违约造成的实际损失和合同履行后可得利益。可得利益是指在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侵权赔偿责任一般会有以下免责事由: 1、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2、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由第三人承担; 3、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 4、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 5、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 6、因紧急
侵权责任有下列免责事由: 1、是因受害人故意而造成该损害的; 2、进行正当防卫,并且未超过防卫限度的; 3、进行紧急避险,并且未超过避险限度的; 4、是由于第三人的过错而导致的。
监护人和未成年人共同承担未成年人侵犯他人权益的责任。根据法律的规定,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