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7
不是,需要判决生效后才能执行。法院下达判决后,自下达判决第二天起有十天上诉期。上诉期内没有上诉的,十天后判决生效,进入执行状态。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
醉驾法院判拘役的流程如下: 1、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10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 2、被判处拘役的罪犯交付执行时在押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在判决、裁定生效后10日内将判决书送达看守所。
醉驾被刑事拘役的,案底一般不可以消除。案底是指犯罪记录,一般不会消除,并且在依托政法机关的现有网络和资源的情况下,将会建立有关的记录信息库,并实现互联互通,待条件成熟后还会建立全国统一的犯罪信息库。
法院判处拘役一个月缓刑两个月,不用实际在监狱或看守所服刑
饮酒驾驶: 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罚款5000元,记12分,处以15日以下拘留,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 醉酒驾驶: 醉酒驾驶
这位朋友我来给你说一下拘役留案底还是拘留留案底这个问题吧?拘役或管制会留案底,因为两者都是刑事处罚,属于有犯罪记录。 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被判处拘役的罪犯
如果是醉酒驾驶的,已经构成危险驾驶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至于在法院判决后是否会被立即逮捕并送看守所,要看法院的判决结果的: 1,如果法
立案不是就留案底了。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有过犯罪行为的记录。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而一个人是否犯罪,必须经人民法院审判后认定。因此,仅仅是被刑事立案的,不属于有案底,因为立案后,可以撤案,也可以不予起诉。只有被法院依法判刑了,才会
因醉驾而被予以拘役处罚是刑事犯罪。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时,其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而拘役这属于刑事处罚方式之一,它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不会被行政拘留,但是可能会被刑事拘留。如果想要争取不被行政拘留的话,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人必须配合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同时,应当如实供述自己醉酒的事实,尽量配合侦查机关办理案件的工作。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醉酒驾驶这一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