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07
刑事案件的受害人的抗诉条件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
被害人没有上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
刑事抗诉人的范围是人民检察院、被害人。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享有下列权利: 1、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2、申请回避的权利。 3、申请复议的权利。 4、申请保全证据的权利。 5、申请财产保全的权利。 6、收集、提供证据的权利。 7、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权利。 8、申请顺延期限的权利。 9、进
民事诉讼法中的当事人权利有: 1、委托代理人进行诉讼。每个当事人都可以委托1至2人代理其进行诉讼。 2、申请回避。为了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当事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更换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 3、收集、提供证据。为了维护自己的合
1、委托代理人进行诉讼。每个当事人都可以委托1至2人代理其进行诉讼 2、申请回避。为了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当事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更换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 3、收集、提供证据。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人民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
刑事诉讼法中受害人抗诉的方法有一种,即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的,可以在收到判决书后的五日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而其他类型的抗诉是检察院自身提起的抗诉,即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判决确有错误的,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
不安抗辩权是指当事人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对方已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的能力,在对方未恢复履行能力或提供担保之前,可以中止履行合同义务的权利。
抗诉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按照第二审程序提出的抗诉。按照第二审程序提出的抗诉,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或者裁定确有错误,在法定期限内,依照法定程序,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理的诉讼要求。另一种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
民事诉讼上的抗辩权分别有独立抗辩和从属抗辩、永久抗辩和一时抗辩、法定抗辩和约定抗辩等等,根据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分类。 1、抗辩权按其是否从属于主债权而存在,可以分为独立抗辩权和从属抗辩权。 2、抗辩权按其行使效力的强弱不同,可以分为永久抗辩
起诉离婚时当事人的权利有: 1、提起诉讼的权利; 2、委托代理人的权利; 3、申请回避的权利; 4、收集和提供证据的权利; 5、进行陈述、质证和辩论的权利; 6、选择调解的权利; 7、自行和解的权利; 8、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当事人提起离婚诉讼时依法享有如下权利: 1、提起诉讼的权利; 2、委托代理人的权利; 3、申请回避的权利; 4、收集和提供证据的权利; 5、进行陈述、质证和辩论的权利; 6、选择调解的权利; 7、自行和解的权利; 8、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