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5
确定嫌疑人的条件主要有: 1、作案时间。作案时间是指作案人实施犯罪活动从开始到结束的持续时间。 2、作案空间。作案空间是指作案人进行犯罪活动所涉及的地点和场所。 3、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作案人与案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4、作案工具。作案工具
认定构成贩卖毒品罪: 一、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贩卖毒品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被利用、教唆、胁
从以下几个要件来认定贩卖毒品罪: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本罪的对象是毒品,即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
关于共犯的认定,主要还是根据《刑法》总则第二十五条加以认定。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根据以上所述,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
贩卖毒品的共同犯罪的认定,主要包括: 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共同的贩卖毒品事的行为; 2、在犯罪主体上,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3、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有共同的贩卖毒品的故意。
认定构成贩卖毒品罪: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和人民的生命健康;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进行贩卖毒品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
认定贩毒数量的方式包括: 1、以现场抓获的贩卖毒品交易的数量,包括已交易的毒品量以及贩卖人随身携带的毒品量认定; 2、以贩养吸的被告人,被查获的毒品数量应认定为其犯罪的数量; 3、毒品客观状态已不复存在或者无法查清的,按贩卖毒品交易双方均认
违法犯罪嫌疑人的认定:在法院审理判决之前,涉嫌犯罪的人,都可以认定为违法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又称嫌疑犯、嫌犯、疑犯,是指对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
构成贩毒罪的标准如下: 1、贩毒罪的主要要件是贩毒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成为贩毒罪的主体; 2、侵犯贩毒罪的对象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和人民的生命健康; 3、贩毒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贩毒; 4、贩
1、走私少量毒品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毒品数量较大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毒品数量大的,处15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从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