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9
保险诈骗罪的起刑点是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保险诈骗罪是指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保险诈骗罪是结果犯。其量刑标准如下:犯本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犯诈骗罪只要满足保释的条件可以保释,在中国,对应当逮捕的人犯,如发现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及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或罪行较轻的人,即可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
犯诈骗罪可以保释,但需要满足法定条件,可以申请保释的情况有以下四种: 1、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采取取保候审没有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
所谓的保释,在我国就是取保候审。意思就是取得保证后(保证人保或保证金保),等候审判。我国确定的是法院统一定罪原则。未经法院判决,任何人从理论上说都是无罪的。犯诈骗罪可以委托律师申请取保候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
对于诈骗罪,刑法未规定单位犯罪,单位一般不属于普通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
单位诈骗的,应当对参与诈骗的自然人按照诈骗罪来处罚。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单位谋取利益,经单位决策机构或者负责人决定实施的,法律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成立单位犯罪,需要有刑法的明确规定,而刑法规定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解释(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情况,讨论了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含义及骗取养老、医
刑法中的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订立、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客体是国家对合同的管理制度和所有权制度;客观方面法律直接规定了五种情况。
个人保险诈骗立案标准提高到了一万元以上,单位保险诈骗立案标准提高到了五万元以上。保险诈骗罪是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保险诈骗罪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保险诈骗罪量刑处罚的标准如下: 1、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1-10万元罚金; 2、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20万元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