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1
1、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 2、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3、许诺销售、销售专利产品的行为; 4、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5、进口专利产品或进口依照专利方法直接得的产品的行为; 6
判断商标侵权行为的标准: 1、主观上,行为人具有故意侵犯他人商标权的故意; 2、客观上,行为人未经商标所有权人同意,实施了使用、注册、销售他人商标的行为; 3、因果关系上,前述行为导致商标所有权人产生了实际损失。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行为。 2、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理论上也称为'反向假冒'行为。 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
当事人向专利管理部门申请恢复其专利权的办法为:自障碍消除之日起2个月内,最迟自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内,申请人可以提供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而导致其丧失权利的有关证明文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交恢复权利。
专利权的保护方式如下:在违法侵权行为发生时,专利权人可以请求法院判决侵权人承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来进行保护,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对侵权行为进行行政处罚获得行政保护,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获得保护。
专利侵权的界定: 1、综合覆盖原则是专利侵权判断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是指侵权物或者方法成立的产品,应当具备专利权利要求中描述的每一个特征; 2、等同原则是指侵权人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相比,表面上有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技术
1、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 2、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 3、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 4、人民法院可酌情判决给予法定数额的赔偿
专利侵权行为应同时具备四个条件: 1、有被侵犯的对象:即侵犯的必须是受专利法保护的专利产品或方法,对于已经过期,宣告无效或放弃的专利的实施,不构成侵权; 2、有法定的侵权行为:如制造、使用、销售或许诺销售、进口别人的专利产品,或使用了别人的
1、以专利权人因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以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赔偿额; 2、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的1至3倍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3、根据专利权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一般在人民币5000元以上30万元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最多不得超
专利权人要收集的证据,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有关侵权者情况的证据,了解侵权者确切的名称、地址、企业性质、注册资金、人员数、经营范围等情况; 2、有关侵权事实的证据,包括侵权物品的实物、照片、产品目录、销售发票、购销合同等; 3、有关损害
《专利法》第十一条的规定,专利侵权行为包括以下内容: 1、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 2、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专利
国际专利侵权的,赔偿数额一般是按照被侵权人遭受的实际损失确定;如果无法确定损失的,则按照侵权人获利的情况确定。获利的情况无法确定的,双方可以协商赔偿数额,之后可以向法院起诉。
专利侵权的免责条件是: 一、若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合法来源是指通过合法的销售渠道、通常的买卖合同等正常商业方式取得产品。对于合法来源,使用者、许诺销售者或者销售者应当提供符合交易习惯的相关证据。 二、主观是善意的。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