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30
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监察投诉;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
让老板出具欠条或者承诺书。写明欠款的金额和还款的日期。并由老板签字捺印,如果是单位的,要加盖单位的公章。要不断地找老板要钱,如果老板实在不给,可以先上劳动部门要求劳动部门出面解决。最后实在不行,可以持条据向人民法院起诉。积极查清老板的财产或
在确定投诉单位详细地址和负责人信息。带上身份证、工资欠条或者其他工作的证据,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公司没有依法支付工资,劳动监察大队会在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立案之日起60日内,调查情况属实的,会在15个工作日内责令单位整改,限期支付
如果单位拖欠工资,要分两种情况:劳动者可以选择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选择不解除劳动合同,而是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行政机关责令的期限内仍不发放工资的。除了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期限支付劳动报酬外
工资拖欠超过2年怎么办?首先,逾期不支付劳动报酬属于违法行为。如果老板一直拖欠工资的,员工可以到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有义务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报酬的,应当按应付金额的
如果劳动者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合法的手段来追讨工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机构进行投诉。此外还可以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履行仲裁结果,还可以去法院申请
单位拖欠工资的,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一般来说,工资都是一个月发一次,所以上个月的工资在经过一个月后还没有发的,就应经属于违法行为了。没有超过一个月,但是也没有发工资的,这种只能是属于拖欠工资的行为。拖欠劳动工资一般情况下属于民事纠纷
实践中,被拖欠工资的员工最好是采取以下措施:找老板协商。为节省时间跟精力,建议可以先试试直接找老板协商处理。找劳动部门投诉。投诉时,一般是找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后,由其责令老板及时支付工资。找劳动仲裁机构仲裁。员工被找借口拖欠工资,在劳动关系
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讨薪: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有欠条的,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要求支付欠条里的工资数额。如果未签订劳动
在发生公司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当事人之间最好先行协商解决,在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仍不履行的时候,还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的,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最后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起诉方式有书面起诉和口头起诉两种。起诉方先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如果法院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会通知当事人在七天内交诉讼费,交费后进行立案。在五天内,法院会把起诉状的副本送到对方当事人手里,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接着,法院提前三天通知
用人单位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局有专门的部门叫“劳动执法监察大队”,可以找这个部门投诉,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会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情况属实的,会责令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补偿金(25%拖欠工资额),必要时也可以责令其支付赔偿金,比如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