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1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一般会被刑事拘留3天到37天的时间。超过37天仍然不能批准逮捕的,那么应该解除强制措施。公安机关按照法律决定和执行的刑事拘留,拘留的期限一般是法律分别规定的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时间,以及人民检察院
怀疑犯罪最长拘留三十七天;根据《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向人民检察院提请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公安行政拘留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二十日。《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违法行为人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可以合并执行。但行政拘留的合并执行期限最长不超过二十日。
最长37天。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传唤、拘传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拘留最长37天;逮捕后的羁押期限与办案期限相同:侦查阶段最长7个月。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1个半月。可以退回补充侦查两次,每次1个月,补充侦查完毕后,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
失信被执行人一般情况下不会拘留,但是违反限制消费令进行消费的行为属于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行为,会予以拘留、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因赌博被拘留的,最长可达37天。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视情况而定。 1、行为人故意伤害他人,没有造成伤害或者造成轻微伤,不构成犯罪,一般会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行政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罚款。 2、如果伤害他人涉嫌犯罪的,会被处以刑事拘留。拘留期限最长是三十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