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4
1.原告是认为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被告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的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3.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律、法规规定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内的行政争议,
构成要素有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指就是存在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行政法律关系客体就是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即关系主体,其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行政法律关系
(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由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或行政监督主体与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构成。 (2)行政法律关系客体:指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3)行
行政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 1、存在违反行政法律义务的行为,这是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 2、存在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 3、主观过错的要件性问题。行政领域的违法行为,只要认定下来,就不再过问行为人的主观因素,即可视为主观有过错,这是行政法的一个特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是指侵权行为人承担侵权民事责任依法须具备的条件。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1)行为人从事了民事违法行为; (2)造成了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的事实; (3)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4)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或过失
物件损害责任有下列构成要件: 1、存在物件致害行为。譬如物件倒塌、脱落、坠落、抛掷、索道崩断、物件表面剥落等。 2、存在被侵权人遭受损害的事实。包括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 3、物件致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譬如物件倒塌、脱落、坠落导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包括行为违法,损害事实,因果关系,行为人有过错。行为违法:所谓行为的违法性,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或强制性规定。损害事实:损害事实,是指一定的行为或事件导致的人身或财产的不利益。
以下四要件属于行政枉法裁判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主体是从事行政审判活动的审判人员; 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只能出于故意; 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审判活动; 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在行政审判活动中作
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作出合法的行政处罚的构成要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实施了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应受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的程序合法;其处罚的内容也合法、合理的。
误诊承担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事实、违法行为、行为人的过错、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因此,如果侵权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条件没有这四个,则不存在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条件。没有损害结果或者损害结果的发生与医疗机构的误诊不存在因果关系
误诊承担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 1、行为人有误诊的侵权行为; 2、侵权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3、由于侵权人的侵权行为导致了损害后果; 4、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侵权责任由下列要件构成: 1、存在侵权行为。这里所谓的行为是指侵犯他人权利或者合法利益的加害行为本身。 2、造成了损害事实。损害事实是指他人财产或者人身权益所遭受的不利影响,包括财产损害、非财产损害,非财产损害又包括人身损害、精神损害。 3
缔约过失责任属于一种独立的责任。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点:第一、缔约的一方当事人违反了法定附随的义务或先合同规定的义务;第二、对方的信赖利益遭到当事人违反法定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行为的破坏;第三、违反法定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