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7
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条件: 1.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即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身份的犯罪主体; 2.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3.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 4.客
判断是故意杀人还是抢劫罪的方法为:凡在抢劫过程中将故意杀人作为劫取财物手段的,故意杀人的行为都应当被抢劫所包容,都只定抢劫罪,而不单独追究其故意杀人的行为;发生在抢劫过程之外的故意杀人或者不是为当场劫取财物而故意杀人的,故意杀人行为都应当单
法律对于毒品犯罪中共同犯的认定主要是,对于毒品犯罪,只要其他人员有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等行为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认定为贩卖毒品罪的共犯,必须注意的是毒品犯罪是严重的刑事犯罪,它不仅危害社会管理秩序,而且严重地摧残人们的身心健康。还
间接故意杀人罪的未遂认定标准是:行为人间接故意杀人,并放任死亡结果发生,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构成故意杀人罪,一般会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就应
犯绑架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不可以,认定是否为犯罪要看是否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主体方面,行为人必须是单位或有刑事责任能力并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个人。 2、客体方面,行为人的行为必须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3、主观方面,行为人的行为在主观上存在着故意或过失。
对于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是否实施犯罪对于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是否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等情节确定从宽幅度。同一案件中有数个从犯的,可依其作用大小,确定不同的等次,但每等次相差幅度不超过1
故意杀人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竞合问题。行为人采用放火、爆炸、决水、投放危险物质或者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方法杀人,这就形成了故意杀人罪与放火罪、爆炸罪、决水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犯罪的竞合关系,应当按照想
共同犯罪必须是共同故意犯罪,所谓“共同故意犯罪”应当具备共同的故意,有两层含义: 一是几名犯罪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都持故意的心理状态,即都明知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或者有意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二是几名犯罪人相互明知,即都认识到自
共同犯罪故意一般会有以下方面的认识因素: 1、共同犯罪的行为人都认识到不是自己一个人单独实施犯罪,而是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 2、共同犯罪的行为人都不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某种危害结果,而且认识到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会导致该种危害结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