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09
1、盗窃罪是公诉案件;而侵占罪是绝对的自诉案件,告诉才处理。 2、盗窃罪是将他人占有或所有的财物变为自己占有,行为模式是破坏他人的占有,并建立自己的占有;而侵占罪是将自己本来就合法占有的财物变为自己所有,行为模式仅仅是建立自己的所有。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盗窃罪的量刑如下: 1、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盗窃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3.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4.主体为一般主体。《刑法》第264条,盗窃公私财物
盗窃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但情节轻微,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作为犯罪处: 1.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的;。 2.全部退赃、退赔的。 3.主动投案的。 4.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者获赃较少的。 5.其他情
盗窃罪的既遂标准是行为人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既遂的刑事责任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1、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 2、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
盗窃罪的类型如下: 1、盗窃广播电视设施,公共电信设施价值不大,但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2、盗窃使用中的电力设备,构成盗窃罪和破坏电力设备罪; 3、为盗窃其他财物,盗窃机动车作为犯罪工具使用的,被盗机动车的价值计入盗窃金额; 4、为了练习
盗窃罪不起诉的条件: 1、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2、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3、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