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7
行政处分不是行政处罚,二者是有所区别的。 (1)针对的对象不同。行政处分针对行政机关内部工作人员;行政处罚针对行政管理相对人。 (2)作出决定的机关不同。行政处分一般由与被处分人有从属关系的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由特定的和法定组织作出。 (
行政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必须得到执行。行政处罚的执行,分为广义的执行和狭义的执行两种。狭义的执行就是强制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法院为了保障行政权的合法有效行使和行政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对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当事人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手段,
拘役属于刑事处罚。拘役是剥夺犯罪人短期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刑事处罚是违反刑法,应当受到的刑法制裁。在我国刑罚体系中,拘役是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主刑。
寻衅滋事是行政处罚还是刑事处罚,需要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来定。具体如下: 1、寻衅滋事构成寻衅滋事罪的,属于刑事处罚,例如: (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
行政处罚中的声誉罚包括责令具结悔过、通报批评、警告。财产罚主要包括罚款、没收财物。行为罚包括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执照等。行政处罚是可以强制执行的。
处罚决定以后还可以行政复议。相对人若是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一审的审理方式是开庭审理。 行政诉讼一审的审理流程是: 1、原告要向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2、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 3、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明确了行政处罚的主体是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其中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必须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同时具有熟悉有关法律的工作人员,且具备
我国《行政处罚法》中所规定的违法行为的处罚时效一般是二年。但至多可延长至五年。如果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行政机关不能给予行政处罚;如果违法行为对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造成了危害后果,则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能再予以处罚。
一般行政监督是指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在日常工作中根据需要随时实施的各种监督。它的种类和方式包括:报告工作;执法监督检查;审查批准;备案;行政复议;惩戒。
追究刑事责任后是不会再给予行政处罚了,因为刑事责任已经是最严厉的处罚了,既然已经对犯罪分子追究其最严厉的处罚了,那么就没有必要追究其他处罚了。《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
行政处罚后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行政机关对当事人的行政处罚结束后,若发现其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行政责任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行政处罚的对象是作为相对方
如果上述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损失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则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尚未构成犯罪的,则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