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0
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相关规定,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因此,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主体包括
我国《行政强制法》中所规定的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主体包括有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如果行政机关有执行权的,可以依法自行执行;如果没有执行权的,则可以在有效期限内依法申请法院执行。
只有具体的行政强制措施才具有可诉性,如果是抽象的的行政行为是不能诉讼,具体行政行为就是说行政处罚具体到了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时,这些行政强制措施才能进行诉讼。
行政处罚有以下几种方式:1.警告。是国家对行政违法行为人的谴责和告诫,是国家对行为人违法行为所作的正式否定评价。2.罚款。是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人强制收取一定数量金钱,剥夺一定财产权利的制裁方法。适用于对多种行政违法行为的制裁。3.没收违
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不能停气。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来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行政机关必须依法执行其行政决定,不得损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强制执行的时间限制:如果行政机关有强制执行权力的,可以在行政决定的履行期限后立即执行;如果行政机关没有强制执行权力,则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也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在上述期限届满后的三个月内依法请求法院执行。
行政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时,需要进行鉴定的,鉴定的期限并没有具体规定,要依据鉴定的事项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二十五条,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法律、行
解除行政强制措施的具体时间,一般是行政强制措施的期限届满之后,例如查封、扣押的解除期限,一般是满三十日之后;但是如果行政机关提前查明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或者具有其他应当解除的情形的,行政机关也可以提前解除。
行政强制措施如果被负责人认为不应当采取的,应立即解除;如果符合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或者行政强制措施所控制的财物与违法行为无关等情形的,则行政机关应当及时解除。
对于我国《行政强制法》中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一般是不能授权实施的,而是应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的范围内实施。有实施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实施的行政强制措施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扣押等。
行政强制措施一般不需要进行听证。行政机关依法对当事人进行大额罚款或吊销许可证以及执照等行政处罚时,当事人可以申请听证;行政机关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政强制措施时无需听证。
法院被执行人两年后会强制执行,从判决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根据相关规定,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
根据《行政强制法》第十七条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实施法律、法规规定的与行政处罚权有关的行政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