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5
违法和犯罪的区别具有以下几点,分别是: 1、社会危害性大小不同,犯罪一般都是情节严重并且对社会危害性大,但是违法行为的情节是显著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 2、触犯的法律类型不同,从客观方面来看,构成犯罪要求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的有关
刑法的主刑与附加刑,存在较大的差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二者的区别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1、二者的内容不同:主刑的种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的种类包括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
绑架罪要比非法拘禁罪的定罪量刑更重,犯罪人在构成绑架罪的同时往往也构成非法拘禁罪。首先,两者侵犯的客体不同。绑架罪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非法拘禁罪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其次,两者的犯罪的目的不同。绑架罪的目的是为了勒索财物或满
非法拘禁罪是指,行为人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绑架罪是指,行为人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者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者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首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规定,对于抢劫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2017)关于抢劫罪的规定,抢劫一次的,可以在三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因此,抢劫的量刑
抢劫罪结果加重犯的八种加重处罚情形,具体如下: 1、入户抢劫的;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7、持枪抢劫的; 8、
初次抢劫罪的判刑如下:1、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抢劫罪是指,
抢劫罪的认定标准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般情况下,抢劫罪的数额标准为:抢劫数额在一千元至三千元为数额较大;数
抢劫罪,一般是3年以上有其徒刑,如果是从犯 而且主犯刑罚少于3年 ,可以对行为人进行保释。根据法律规定,法院未作出生效判决,但可能判处像管制、拘役或者较低刑期的,行为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辩护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检察院、人民法院这
刑事诉讼时效,又叫做刑事追诉期,意思是指国家侦查机关、公诉机关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间内,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如果已经过了这个有效期间,就不再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在我国《刑法》中,规定了四个追诉期,以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的法定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入室抢劫杀人一般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或者死刑,同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抢劫罪的定罪基准在于抢劫次数和抢劫数额,造成死亡的,要看死亡的人数;同时根据:是否持枪抢劫、是否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是否在公共交通工具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不服刑事判决上诉的,上诉期限为收到判决之日起十日;如果被告人不服裁定提起上诉,上诉期限为收到裁定书之日起五日。法院在制作判决书时,会在判决书中写明上诉期限和上诉法院,被告人或者经被告人授权的近亲属、辩护人均可以提出上诉。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可能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同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