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19
我国《著作权法》中所规定的著作权人的种类包括:作者,以及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著作权的内容有:发表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修改权、署名权、汇编权等。
著作权的主体可以是公民、自然人、法人、组织、国家。著作权的客体有: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
民事制裁,是人民法院依法给予侵权人的非刑事的处罚。民事制裁的主要形式有: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罚款、拘留等。侵犯著作权的民事制裁,是指侵犯著作权的人被人民法院依法给予上
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内容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1、发表权, 2、署名权, 3、修改权, 4、保护作品完整权, 5、复制权, 6、发行权, 7、出租权, 8、展览权, 9、表演权, 1 0、放映权, 1
主要是“接触”加“实质性相似”。 (1)接触:对于已经公开发表的作品,一般情况下推定他人具有接触的可能性;而对于未公开发表的作品,通常不做接触的推定,但也有例外比如作者曾经投稿、复印、传阅等。 (2)
民事制裁,是人民法院依法给予人的非刑事的处罚。民事制裁的主要形式有: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罚款、拘留等。侵犯著作权的民事制裁,是指侵犯著作权的人被人民法院依法给予上述的
著作权的内容如下: 1、著作人身权,主要指的是作者通过其个人的风格所创作的作品,依法可以享有并获得的声望、名誉以及维护作品完整相关的权利,通常作者可以终身享有著作人身权,并且不可以转让、剥夺或者限制,如果在作者去世之后,该权利则由其继承人、
著作权是有期限地保护著作人知识财产的权利,著作权保护的是思想的表达形式而非保护思想本身,著作权在一定期限经过后,著作财产权即归于失效。根据《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
著作权和著作邻接权主要存在下面几点区别: 第一,享有权利的主体不一样。著作权主要是作品的创造者享有,具体包括法人、自然人以及非法人单位。而相比之下,邻接权由作品的传播者享有,比如出版者、表演者、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者等; 第二,保护的对象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