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4
工伤认定中的工资: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社保的工伤认定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在上下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
工伤认定单位不认是单位员工的,用人单位应进行举证。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员工处理分两部分:通报批评和处罚,其中处罚分为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经济处罚,包括扣减绩效收入、降低薪点、降低薪酬等级;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解除劳动合同。以上处理种类可合并使用。
工伤认定下来之后,应当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携带工伤认定书、病例资料以及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到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要求用人单位和社保部门在各自所承担的比例范围之内进行相应的赔偿。
在工伤认定结果下来之后,如果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的,单位或者职工一方可以依法去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在取得鉴定结论后,可以及时去社保经办机构索取工伤赔偿。
如果当事人丢失了工伤认定书原件,可以到工伤认定机关的办公室申请查询认定书资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将工伤认定的有关资料保存50年。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
通常认为,劳务关系中没有工伤问题,雇员在工作中受到伤害可以按普通侵权造成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承担赔偿责任。 实践中,家庭保姆、钟点工、家庭教师等个人雇佣劳动中受到伤害发生的纠纷,属于雇员受害赔偿纠纷,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工伤的处理和认定如下: 一、处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
劳动者发生工伤时,如果单位不做工伤鉴定,劳动者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以下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