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2
老板拖欠工资可以先向当地劳动局投诉,经劳动局通知后仍不支付的可以报警,控告老板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员工也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病假工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
拖欠工资属于劳动争议。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争议,属于劳动争议: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
是劳动争议。不按合同约定履行发工资义务的,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
工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关于拖欠工资的争议有时效的规定。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本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申请仲裁后对仲裁结果不满的,诉讼时效为十五日,从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开始计算。
因为绩效工资引起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以下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其他。
拖欠工资的争议算劳动争议。以下争议都属于劳动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其他。
劳动争议期间如果劳动者正常付出了劳动的,用人单位会发工资。如果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的,则劳动者可以通过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等方式来处理。
属于劳动争议纠纷。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根据争议涉及的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公积金缴存基数是应发工资。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包括基本工资加上奖金、津贴和补贴、和其他的工资收入。应发工资未扣除社会保险等费用的工资,以这个为基数确定社保公积金的缴纳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