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0
病假工资计算依据实际标准计算。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水平。 职工患病或者非因工伤治疗期间,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支付病假工资或
在劳动合同中有约定的,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基数计算,但约定的基数不能低于对应的职位的工资标准。在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的,有工会的或者职工代表的,可以在集体劳动合同中约定病假的工资计算基数,如没有工会的,则之间按照当前的工资的70%计算工资,单位
员工扭伤可能算是工伤。如果扭伤是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发生的意外,属于工伤。工伤是由于工作而受到的直接或者间接的事故等,通俗来说就是职工在生产劳动或者工作中受伤的情形。
员工工伤工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享受伤残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工伤期间工资分以下情形计算: (1)发生工伤前在用人单位工作已满12个月的,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2)未满12个月,则应按工伤前实际工作月数所发工资总额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3)未满1个月,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月
工伤在家,工资和原工资福利一样,由用人单位每月按时支付工资给停工职工。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职工停工留薪的,工资照常发放。在停工留薪期间,用人单位不可以停发工资,如果在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如果用人
员工工伤暂停工作接受治疗期间,员工的工资不发生变化,按照原工资福利待遇发放,由所在单位按月发放。根据医院的建议、伤情的判断,从员工受伤无法工作接受治疗之日起,停工留薪不得超过12个月。但如果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的,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
职工在病假期间仍然享有工资待遇。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劳动者的病假工资=(计算基数/月计薪天数)×计算系数×病假天数;如果职工因工负伤,则病假工资为原工资。其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但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就停发原待遇,享受伤残待遇。
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的病假工资=(计算基数/月计薪天数)×计算系数×病假天数。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支付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抱国务院备案。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我国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暂行办法规定,一般情况下,病退工资等于个人账户的储存额除以计发的月数。病退通常属于退休的一种,可以按照每个月来领取养老金。所以病退工资的计算方式其实也就是对于退休养老金的计算。总而言之,病退工资就是个人账户储
轻微工伤工资的计算是,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工伤赔偿费用主要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