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6
职工遭遇工伤事故而死亡,在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可以免责:醉酒或者吸毒;故意犯罪;自残或者自杀。没有上述情形的,则在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的三十日内,所在单位应当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约定的工伤免责条款没有法律效力。工伤免责条款排除劳动者享受工伤赔偿的权利,违反法律法规的无效。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终止或者解除劳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约定的工伤概不负责条款其实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在用工合同中不管当事人是否自愿约定工伤概不负责的条款; 都违反宪法和法律,也严重违反了社会主义公德,属无效民事行为,不能获得法院的支持。
扣除险金等项目后的月收入额低于5000元可以免征工资个人所得税。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包括工资在内的综合所得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月(6万元/年)。 免税额度=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工资个人所得税可以减免。符合规定享受减免税优惠的个人,应对照减免税政策和减免税项目,在发放个人工资薪金前,向财务处提交减免税申请及相关资料。所需资料如下: 1、减免税申请报告; 2、《地方税务局减免税申请核准表》一式四份; 3、残疾的提供有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约定的工伤概不负责条款其实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在用工合同中不管当事人是否自愿约定工伤概不负责的条款; 都违反宪法和法律,也严重违反了社会主义公德,属无效民事行为,不能获得法院的支持。
根据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一般来说,个人每月的工资收入中不超过1600元部分为免税收入,超过1600元部分为应纳税收入。 一般免税主要是指按照税法规定不征收销项税额,同时进项税额不可抵扣应该转出。是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
工伤工资不是基本工资。工伤工资按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工资计算。 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
用人单位可以依法扣减职工工资。 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3)法院判决、
职工因工受伤而休息或者治疗需要停工的,在停工期间的工资不能扣除也不能停发。工伤休息期间薪资由用人单位每月按时支付。用人单位私自克扣职工停工期间的工资的,属于违法行为,职工发现用人单位有此行为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在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用
工伤10级赔偿是税前工资。 1、十级伤残工伤的赔偿标准:医疗费、住院伙食费、交通费、辅助器具费用、停工留薪期间工资补偿费用、停工留薪期间护理费用、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其中十级伤残的补助金按规定为七个月的本人工资。 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
工地不可以拖欠工资。对于工地老板拖欠工资的,可以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的行为属于一种违法行为,工资应当按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期支付,排除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