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9
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 1、计算基数,按照员工离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应发工资计算,其中包含绩效奖金、年终奖、各类津贴和福利补贴等等货币性质的收入,在劳动法中规定有关社平工资三倍的限制,是否分段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2、计算年限,按照员工在本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向员工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最高不得超过144个月,按照规定,如果员工的月度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的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所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度平均工资3倍的,则用人单位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照职工
用人单位向员工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最高赔偿不可超过12年,即不可高于144个月,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按照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其中工作每满1年需向员工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对于满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则按照1年计算;针对未满6个月的,则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关于经济补偿金的规定,具体情况如下: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劳动
辞职后五险一金自己交纳的方式如下:1、由个人全额缴纳,即不中断缴费把过去连同企业缴纳的部分一并自己缴纳;2、如果到外地上班,可以办理保险转移手续,到新的就业地区。不管哪种方法,找到新的工作单位按原帐号继续缴费即可,不用补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对于离婚协议书中一方给予另一方的经济补偿金,因其属于合同之债,应该受一般诉讼时效的限制。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一般的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算,如果其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
经济补偿金,指的是用人单位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时,给予员工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一般发生在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后,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一次性向员工支付经济上的补助。又可以被称为“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金按照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
如果劳动合同到期,员工不愿意续签,根据实际情况可分为两种情形: 1、用人单位未来降低员工所在岗位的劳动条件的,导致员工不愿意续签,则用人单位需作经济补偿; 2、如果是在用人单位继续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的情况下,员工不愿意续签,则用人单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向员工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最高不得超过144个月,按规定,如果员工个人的月度工资高于单位所在的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所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度平均工资的3倍,则用人单位在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时,可按照职工的月
通常情况下,辞职是没有赔偿金的。 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按照法律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符合劳动合同规定的,那么就要依法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要求继续履行劳动
丈夫有外遇,妻子能否要经济补偿,要看丈夫外遇的具体情况。如果丈夫是与另外一方同居,长期的共同生活,或者是已经严重到构成了重婚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女方是可以向法院请求要求男方进行损害赔偿的。如果并没有达到同居或者是重婚的地步,那么不能够要求离婚
离婚女方经济补偿标准如下:1、夫妻共同财产倾向于女方多分割;2、个人财产归各自所有;3、无过错的一方可以要求多分。离婚补偿请求权,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在抚养子女、照顾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方面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可以向另一方提出补
辞职不可以领失业补助金。领取失业补助金应当满足以下条件: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3、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