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5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企业的清算所得是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者交易价格减除资产净值、清算费用以及相关税费等后的余额。《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包括: 1、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 2、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所得; 3、利息所得、租金所得;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企业所
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一)国债利息收入; (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四)符合条件的非
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为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等收入的数额,收入总额的种类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
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的企业具体如下: 1、国有企业; 2、集体企业; 3、私营企业; 4、联营企业; 5、股份制企业; 6、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别的组织。 企业所得税的注意事项如下: 1、弥补亏损的时间期限为五年; 2、企业可以自行
国有独资企业交企业所得税,国有独资企业和一般企业一样需要按期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即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企业或其他组织,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所得。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
1、收入总额。 (1)生产、经营收入; (2)财产转让收入; (3)利息收入; (4)租赁收入; (5)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6)股息收入; (7)其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收入,罚款收入,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物资及现金的溢
个人独资企业要交个人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主要交纳以下四种税: 1、个人所得税; 2、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等; 3、财产税,如车船税房产税等; 4、行为税,如耕地占用税等。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
国有独资企业是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才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因为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出资人对外承担无限责任,企业的财产与出资人的财产密不可分,生产经营收入也即出资人个人的收入,并由出资人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为避免重
个人独资企业没有企业所得税。投资人依法成立个人独资企业后,不需要向税务机关缴纳企业所得税,在取得收入后,只需要向税务机关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的个人所得税不是按月缴纳的,而是按照一年的收入来计算的,投资人应当在一年结束后,按照法定时间
首先,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应该纳税所得额为其年度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免税、各种扣除收入之后的余额;其次,企业的收入总额是指其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比如:销售货物的收入、提供劳务的收入、转让财产的收入、利息收入等;企业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