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9
先行拘留的情形: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不予拘留的情形: (一)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 (二)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70周岁以上的; (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 (五)不宜适用拘留审查的其他情形。
道路交通事故的侵权民事责任构成需下列四要件: 一、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应负交通事故责任,没有违章行为的当事人不负事故责任 二、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了损害事实。损害他人健康的客观存在是构成侵权损害民事责任的前
交通违法会被拘留的行为如下: 1、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 2、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交通事故可分为车辆间事故、车辆对行人的事故、车辆对自行车的事故、车辆单独事故、车辆与固定物的碰撞事故以及铁路道口事故等;处理交通事故的方法有:走保险或双方私了。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其二,具有
1、受害人的故意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例如:自杀、自残行为,碰瓷等等; 2、《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3款中规定的保险车辆本车人员、被保险人; 3、因发生交通事故而导致的仲裁或诉讼费及与之相关的其它费用; 4、间接损失,
交通事故逃逸行为的情形有这些: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
交通事故不可以私了的情形有手续不全车辆发生事故机动车牌照、车辆检验合格标志、车辆保险标志缺少,当事司机酒驾或药驾事故当事司机酒驾或服用国家管制精神药品、麻醉药品以及吸毒驾驶行为。
交通事故工伤的情形包括以下内容: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
交通事故重新认定的情形如下: 1、事实不清楚的; 2、主要证据不足的; 3、适用法律错误的; 4、责任划分不公正的; 5、调查及认定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 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上述情形之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