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9
一般情况是二十四小时之后,因为刑事拘留后公安机关有在二十四小时内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权力,故取保候审应当在被拘留二十四小时之后。 取保候审,仅仅是变更了强制措施而已。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将有可能予以逮捕。
一般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侦查羁押期不可以超过2个月。案情复杂、期满仍无法终结的,经上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可延长1个月。人民检察院会在1个月内处理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半个月。刑事拘留最是37天,但批捕后再逮捕,可继续
我国的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被拘留几天后可以取保候审,可以向公安机关咨询。取保候审一般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法律规定的有关人员可以提出申请,法院、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同意后,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保证金,保证犯
一般情况下都是24小时作为时间限制的,但如果你有证据证明对方可能会人身安全会危险或者说对方可能会受到侵害,那么随时都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是10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或者说是不满两周岁的儿童,也不受时间限制。患有精神病或是一个智障人士也不受时间
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在侦查刑事案件中,对于现行犯或满足先行拘留条件的重大嫌疑犯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1条的规定,一般拘留时间为3天,特殊情况下最多可以延长到7天,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和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人,还可以延长3
行为人实施袭击警察行为的,构成袭警罪,或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并从重处罚。 《刑法修正案(十一)》的规定,明确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为袭警罪。这是首次对袭警单独设置法定刑。 认定袭警罪的要件有: 1、暴力袭击。 2、正
乱倒建筑垃圾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拘留的时间为十五天以下。行政拘留是指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一般违法行为,给予的一种最严厉制裁,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治安拘留最高期限为15日。《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
在拘留所服刑的期间内,亲属可以进行探视,但每个被拘留人在拘留期间只允许与近亲属会见一次。拘留所应当保障被拘留人在拘留期间的通信、会见权利,不得限制亲属探视。
行政拘留一般为十日。较重的不超过十五日,两种以上合并不超过二十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
在拘留所服刑的期间内,亲属可以进行探视,但每个被拘留人在拘留期间只允许与近亲属会见一次。会见前必须在会见登记本上登记后方可会见。 每次会见不超过10分钟,会见人员不超过3人;人犯在羁押期间,经办案机关同意,并经公安机关批准,可以与近亲属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