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9
终止劳动合同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般不需要交税。如果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在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以内,劳动者可以拿超过12个月的经济补偿金,这超过的部分就有可能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三倍数额以上,这部分还是要纳税。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的有关法规,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终止劳动合同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解除合同可以要求经济补偿的情形有: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以欺
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自然到期,如果劳动者主动提出不续签,是没有经济补偿金的。如果是单位主动提出不续签或者降低劳动合同条件来续签而被拒绝的,则劳动者可以获得经济补偿金。
如果有下列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是有经济补偿金的: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主动提出不续签的;因单位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产而终止的;或者因单位被责令关闭而终止的等。
经济补偿金按实发工资总额为基数计算。《劳动合同法》规定补偿金计算中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1)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的工资; (2)六个月以上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补偿一个月工资; (3)不满六个月的
终止劳动合同时如果具有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主动提出不续签到期的劳动合同、被责令吊销执照等情形的,劳动者有经济补偿金;但如果具有劳动者主动提出不续签到期的合同等情形的,则没有补偿金。
一般情况下,劳动合同到期在没有签订续约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后,用人单位唯一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的途径就是,通知劳动者以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而劳动者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