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4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可知,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有以下几点:1、案件情节显著轻微、社会危险性及危害后果不大,因而不认为是犯罪的;2、符合特赦令的范围从而免除刑罚的;3、犯罪行为已经过了追诉时效的;4、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1、犯罪情节明显程度轻的,社会危害性不大,不构成犯罪。 2、行为触犯了刑法,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但是已经过了追诉时效。 3、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特赦免除刑事处罚的。 4、被害人提出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没有告诉或者撤诉的。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可以追究缔约过失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下列六种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的。 2、经特赦令赦免的。 3、犯罪己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5、依据刑法告诉才处理的,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 6、其它免予刑事责任的。以上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六种法定情形,包括: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
法律规定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1)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
犯罪有以下情形的,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1、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2、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3、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
现实中的单纯的感情中的欺骗纠纷,是很难取证或者被判定为刑事案件的。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及财产,当有自己无法决断的事情时候,请寻求身边长辈、朋友的帮助。法律另有其他规定的应当依照其规定。
隐瞒疫情的如果是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并且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可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可追究刑事责任。一般可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可以追究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况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交通肇事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
刑事责任过了下列期限不追究: 1、刑事责任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的; 2、刑事责任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的; 3、刑事责任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