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1
认定工伤与下班时间长短无关,劳动者在下班时有下列情形的,就应当认定为工伤: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但劳动者存在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认定为工伤:故意犯罪的;醉酒或者吸毒的;自残或者自
不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论下班多久都不算工伤。最高院在《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规定,从事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应认定为“上下班途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
是否工伤跟下班时间长短没有关系,对于工伤认定法律是有明确规定的,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才能认定为工伤。其他情形不构成工伤。
公司加班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加班费的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加班到晚上11点,加班的时薪应按照不低于其150%的标准计算;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加班到11点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到11点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报酬。
中午休息时间是否算加班要根据公司的具体规定来决定。工作时间又称劳动时间,国家相关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午餐时间工作是否应该算入工作时间,只是规定了职工每天工作不能超过八小时,超过的要给予员工加班费。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不遵守工作时间的规定或约定,要
工作日加班到11点,工资不得低于小时工资基数的150%。工资基数应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按集体合同约定加班工资基数确定。
加班工资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但是在提起诉讼之前需要先申请劳动仲裁,若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主张加班工资的劳动争议要先进行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才可以向法院起诉。一般情况下,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加班工资发生争议的,不受上述仲裁时效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
端午节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1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端午节的放假时间为:6月12日至14日放假,共3天。 在端午节当天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该支付不少于劳动者日工资300%的加班报酬。
用人单位如果在午休时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支付加班费。如果劳动者自愿加班的,则单位不需要支付加班费。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