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4
犯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诈骗金额数量的认定标准如下: 1、数额较大标准: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2千元至4千元)的,属于数额较大; 2、数额巨大标准: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3万元至5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 3、数额特别巨大标准: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
我国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合同或者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的,是合同诈骗罪。司法解释规定只要诈骗数额达二万元以上的即算数额较大,应予立案追诉。没有规定其他的条件。诈骗数额达二万元以上也即是骗取对方当事人二万元,这二万元是指已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犯罪分子诈骗公私财物的,诈骗金额达人民币三千元至一万元时,属于数额较大标准,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如果犯罪分子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得逞,属于诈骗未遂,将比照诈骗既遂犯的量刑标准从轻
诈骗罪一般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金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情况下,骗取金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话,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骗取金额巨大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徙
《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经济诈骗其实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我国现行法律上所讲的经济诈骗主要分一般诈骗、合同诈骗和金融诈骗。认定行为人是否有经济诈骗的行为,主要看是否满足犯罪四要件标准,也就是客体要件、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客观要件。
诈骗金额数量的认定: 1、数额较大标准,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 2、数额巨大标准,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 3、数额特别巨大标准,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
诈骗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可以免于刑事起诉,但有可能会被民事起诉,要想不被民事起诉的,诈骗行为人可以积极与受害人进行协商,得到受害人的谅解,积极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协商一致后,可以不起诉。
诈骗罪的处罚: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预防网上被诈骗的方法: 1.不在网站上公开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等信息; 2.在网上进行支付操作时,要确保使用安全的浏览器和登录的网址正确; 3.不随意打开陌生邮件; 4.验证码一定不要发送给其他人。
诈骗罪可以根据犯罪事实量刑。 1、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处罚金; 2、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或有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五十万元以上或有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1、客体要件 本形式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实施了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本罪行为人在客观方面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集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