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1
敲诈勒索罪的认定: 第一,行为人以将要实施的积极的侵害行为,对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进行恐吓。 第二,行为人扬言将要危害的对象,可以是财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也可以是与他们有利害关系的其他人。 第三,发出威胁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共同犯罪中途退出,并且有效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属于犯罪中止。刑事犯罪中止未造成危害的,可以免于刑事处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共同犯罪的中止认定有: 1、应当具备及时性,共同犯罪的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和犯罪实行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实行终了犯罪结果尚未发生以前。但是犯罪结果一旦发生,无论其结果是由全体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造成的,还是由部分共同犯罪人的行为
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的认定: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对于主犯,应当从重处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诈骗罪共同犯罪中的主犯,是指组织、领导诈骗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或者在诈骗罪的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诈骗罪共同犯罪中的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人。
抢劫共同犯罪中具体罪名的认定:在行为人实施抢劫的时候,其他参与到抢劫过程中,为行为人的抢劫起了原因力、帮助力和作用力的。一律认定为抢劫罪的共犯。抢劫罪侵犯的主要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因而界限应当是以行为人是否占有公私财物为标准。
共同犯罪认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为共同犯罪。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
认定家庭诈骗团伙共同犯罪: 1、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共同实施诈骗行为的; 2、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3、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认定诈骗罪共犯的条件包括: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诈骗罪中犯罪嫌疑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共同犯罪的诈骗罪量刑标准跟诈骗罪量刑标准一致。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诈骗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应认定为诈骗罪共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为共同犯罪的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为从犯。
诈骗罪共同犯罪金额认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共同犯罪中途退出应该认定为犯罪中止,因为当事人是主动中途退出的。在犯罪过程中,当事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如果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已经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共同犯罪中途退出,如果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减轻处罚。如果不成立犯罪中止的,则中途退出可以作为酌情从宽处理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