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 (1)我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 (2)事业单位与其员工发生的争议等。合同仲裁的受案范围:除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行政争议以外的,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
变更劳动合同时有下列注意事项:要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在劳动合同依法订立之后,在合同没有履行或者没未履行完毕之前的有效时间进行;其他。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劳务合同的违约金数额由双方约定。但最高不得超过所遭受损失的30%,超过30%的,可以请求法院适当予以减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不存在自动解除劳动合同,“自动解除劳动合同”一般指存在以下情形时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劳动合同期满的;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其他
解决劳动合同纠纷的方式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单位与劳动者依法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一定的违约金来作为离职赔偿,该约定有效,但除了涉及服务期、竞业限制等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解除劳动合同时一般没有支付违约金的必要,但如果劳动者违反了服务期的约定或者违反了竞业限制的约定,给用人单位带来损失的,则需要按双方的约定来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
1、实际履行 2、采取补救措施 3、赔偿损失 4、支付违约金 5、定金罚则。当事人可以约定定金,定金按民法典规定执行,但如果同时约定定金和违约金,当事人可选择适用其一。
劳动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主要表现为: 1、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合同成立后,当事人认真履行合同中规定的义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 2、违反合同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除了不可抗力等法律规定的情况外,合同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
劳动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主要表现为: 1、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合同成立后,当事人认真履行合同中规定的义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 2、违反合同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除了不可抗力等法律规定的情况外,合同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
违约金的上限应该根据损失程度来估算。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但是如果过高或者过低是可以请求法院给予减少或者增加的。
合同违约金按照当事人约定的方法计算,合同违约金没有上限要求,如果合同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一、二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