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合同纠纷法律常识

民事纠纷案件处理方式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08.01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一、几种民事纠纷处理方式优缺点分析 (一)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从这个概念当中反映出了两个内容:一是诉讼活动;二是由此产生的诉讼关系。并进而反映出了通过诉讼方式解决民事纠纷其自身的优缺点: 1.民事诉讼的优点 一是客观性。其是基于法院代表国家作为纠纷处理的主体主持民事诉讼活动,保证了解决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处理过程与结果均不受当事人的干扰,相较在其他纠纷处理方式中发挥重要影响作用的一些传统习俗、观念等因素而言,其对诉讼过程及结果的干扰降至最低。 二是公平性。由于诉讼活动严格依照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制度规定程序进行案件审理,追求程序公平,保证了纠纷的有序公平解决,而其他方式在这一点上略微有所不足。 三是强制性。国家强制力在诉讼过程和结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诉讼过程中,法院有权对妨碍诉讼秩序的行为人采取强制措施,在当事人不履行判决时甚至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执行等措施。这也成为了当事人首选诉讼解决纠纷的主要原因。 2.民事诉讼的不足 一是高成本。从国家层面来说,整个诉讼过程的顺利进行到结果的最终执行,国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从当事人层面来说,不管纠纷处理结果如何,当事人均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财力。 二是费时间。程序严格,保证了公正,但同时由于其繁琐和死板,环节过多,甚至由于目前各级法院案件过多造成“积案”等原因,耗费大量时间,导致诉讼效率低下。 三是结果合法但不一定合理。法律规定保证了过程和结果的合法性但没有考虑其他主客观因素,这就很容易造成结果合法但是不合理,当事人对诉讼结果从内心很难接受,造成对诉讼的不信任。 四是地方保护主义明显。地方法院为维护本地经济利益,往往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尽量做出有利于本地当事人的判决,无法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 (二)仲裁 仲裁是指纠纷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构的第三者审理,由第三者做出对争议各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仲裁的前提条件,是双方当事人有协议,且提交仲裁的事项是法律允许仲裁的事项。与解决民事纠纷的其他方式相比较,仲裁也同样有自己存在的优点和不足: 1.仲裁的优点 一是自愿性。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能够自由、充分反映自己的意愿,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仲裁裁决原则上可以按当事人的意思做出。仲裁的这一特点,很容易让双方当事人比较信服裁决结果,从内心上不会产生抵触情绪。 二是灵活性。在程序上不像诉讼那样严格,很多环节均可以被简化。 三是一裁终局。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如一方不履行裁决,另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予以强制执行。 四是仲裁员有一定专业性。一般都具备与所涉案件相关的专业知识,这一点与其他民事纠纷处理方式中的有关人员有显著差异,这使得仲裁在解决涉及较强专业知识的民事纠纷时具有明显的优势。 五是有利于当事人商业秘密的保护。案件的审理和裁决的结果原则上不对外公开,这也是仲裁与诉讼显著区别之一。 2.仲裁的不足 一是由当事人确定仲裁员的人选,虽然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愿,但是同时也为仲裁结果的不公埋下了隐患,尤其是在目前相关法律还不是十分健全的情况下,人为支配过于明显。 二是仲裁强调一裁终局,相较诉讼来说,体现了其高效、快速的特点,但一旦出现裁决错误则很难得到改正。 三是仲裁机构独立于行政机关,同时仲裁机构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让仲裁机构在进行仲裁时,具体的来说即仲裁员在仲裁过程中的权力过大、自由度过高,没有有效的约束和限制。 四是受理范围相对诉讼来说收到相当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民事纠纷均可以选择仲裁方式予以解决。 (三)调解 调解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争议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的活动;另外一种是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进行的调解活动。 1.调解的优点 一是调解的程序更加灵活、更加简易。这决定了它不必严格按照诉讼法所规定的程序的进行。在调解时,可以随时通过各种方式通知当事人,调解场合、调解次数、调解方式等不受限。这些相比较诉讼解决纠纷更为灵活。 二是有利于节约司法及社会资源。调解没有上诉、申诉、再审诸多可能出现的环节,程序。 三是纠纷处理更具有彻底性。当事人可以在调解过程中将纠纷涉及到的所有请求随时提出,同时处理,这种种方式减少了新的纠纷和诉讼的发生。 本文希望通过对几种典型民事纠纷处理方式进行优缺点对比分析,找出各纠纷处理方式在处理纠纷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并基于此分析,建议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多元化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实现诉讼内外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相互融合、有机衔接,有效地解决各类民事纠纷,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稳定。
律师普法
  • 房产纠纷民事案件有哪些
    房产纠纷民事案件有哪些

    以下房产纠纷构成民事案件:商品房预售纠纷、单位集资房和已参加房改的公有住房的出售纠纷、私有房屋和二手房买卖纠纷、商品房出售纠纷、房地产权属纠纷、房屋赠与、互易和继承纠纷、物业管理纠纷、相邻权纠纷等。

    2021.04.19 157
  • 民事经济纠纷有哪些处理方法
    民事经济纠纷有哪些处理方法

    民事经济纠纷的处理方法如下: 1、申请经济仲裁,发生经济合同纠纷时,企业可以申请经济合同仲裁。经济合同仲裁是国家规定的经济合同仲裁机关依法调解当事人之间的经济合同纠纷,依法作出判断或者裁决的活动; 2、经济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法审理经济

    2022.04.16 831
  • 民事纠纷案件怎么处理
    民事纠纷案件怎么处理

    民事纠纷的案件的处理办法包括: 1、协商,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相互理解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 2、调解,在相关组织或中间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础上,明确是非责任,鼓励双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自主达成协

    2021.06.22 235
专业问答
  • 经济纠纷案件的诉讼方式有哪些经济纠纷案件如何处理

    经济纠纷主要解决方式 诉讼 一、经济诉讼概述 (一)经济诉讼的概念和任务 经济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经济纠纷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经济纠纷案件的诉讼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诉讼法律关系的

    2022-04-07 15,340
  • 处理民事纠纷的方式

    第一,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第二,调解解决。在有关组织(如人民调解委员会)或中间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分清是非、明确

    2022-09-01 15,340
  • 人民法院必须合并审理哪些案件?诉讼合同纠纷案件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合并审理一般发生在两类案件。第一类,共同诉讼。共同诉讼分为两种:一种是必要的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诉讼标的是共同的,人民法院必须合并审理的诉讼;另一种是普通共同诉讼,又称一般共同诉

    2022-03-30 15,340
  • 村民土地纠纷处理方式有哪些(村民与居民土地纠纷处理)

    关于村民与居民土地纠纷处理,1、土地确权纠纷 土地确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政府处理。当事人

    2023-10-17 15,340
法律短视频
  • 债权债务纠纷处理方式有哪些呢 01:02
    债权债务纠纷处理方式有哪些呢

    债务人不按约定还款的,债权人可以与其私下协商,再次约定还款的相关事宜。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个人提起诉讼的,首先要写好起诉状,起诉状中要包含起诉的请求和理由。写好起诉状后,再带上起诉状、身份证、户口本、相关证据原件或者复印件到

    999 2022.04.17
  • 民商事案件有哪些案件 01:04
    民商事案件有哪些案件

    民商事案件包括:部分婚姻家事案件、继承案件、部分专利侵权案件、部分海事海商案件、破产案件、确定选民资格案件、与仲裁有关案件、认可和执行其他法域裁决的案件等。民商事案件一般是指,以民商事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为内容的案件或纠纷,从大民法的广义角

    5,828 2022.05.11
  • 贷款合同纠纷解决的方式有哪些 02:03
    贷款合同纠纷解决的方式有哪些

    贷款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和解或调解。贷款合同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和解,或者通过第三者进行调解。和解是指当事人通过自行友好协商,解决合同发生的争议。调解是由当事人以外的调解组织或者个人主持,在查明事实和分清是非的基础

    1,392 2022.04.17
民事纠纷案件处理方式有哪些?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