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6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百二十一条等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起诉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立案时须提交如下证据: 1、房屋产权凭证; 2、房屋买卖合同及公证书; 3、有关机关批准买卖房屋的文件; 4、关于房屋交付
房屋买卖合同有效需以下条件: 1、买卖合同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依法成立,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房屋买卖合同的内容都有以下这些: (一)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商品房基本状况; (三)商品房的销售方式; (四)商品房价款的确定方式及总价款、付款方式、付款时间; (五)交付使用条件及日期; (六)装饰、设备标准承诺; (七)供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 (2)限制行为能力人未取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 (3)以欺诈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这是指一方当事人以捏造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致使对方当事人发生错误认识所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
房屋买卖合同应包括以下主要条款: 一、合同双方当事人; 二、房屋的具体情况; 三、房屋的价格及付款时间约定; 四、交房期限; 五、权利担保; 六、违约责任; 七、正义的解决方式; 八、合同双方认为应当约定的其他事项。
1、出卖方必须具有房屋所有权或土地使用权。 2、买卖双方当事人必须具有完全行为能力。 3、房地产买卖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可信。 4、房地产买卖合同不得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也即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 5、房地产买卖合同的形式必须符
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情形大体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个大类是所有合同都适用的合同无效的情形,具体包括: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 限制行为能力人未取得法定代理人同意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 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签订的房屋
房屋买卖合同满足以下条件就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房屋买卖合同的注意事项包括: 1、查验房屋产权证明、身份证; 2、使用规范的合同文本; 3、一定要将开发商口头承诺的内容签进合同; 4、详细约定交房条件; 5、注意合同文本中补充协议的内容及违约责任; 6、看合同中的土地性质; 7、看清楚房
只要是双方(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真实的意愿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就是有效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买卖合同的内容包括有:买卖合同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买卖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买卖合同的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买卖合同的违约责任;买卖合同产生争议后的解决方法。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由有:商品房预售纠纷、单位集资房和已参加房改的公有住房的出售纠纷、私有房屋和二手房买卖纠纷、商品房出售纠纷、房地产权属纠纷、房屋赠与、互易和继承纠纷、物业管理纠纷、相邻权纠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