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05
行政诉讼管辖地的确定是按法院的辖区、案件的影响力、起诉的事项来分,一般是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不动产案件,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行政诉讼查被告信息:在起诉时,需要提供被告身份信息的,可以聘请律师查询,也可以到法院立案庭申请查询。另外,如果原告无法提供被告的姓名及住址等信息,视为被告不明确,法院将不予受理。
被拆迁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依法准备好起诉状、起诉状副本,并依法收集能支持其主张的证据,来对拆迁提起行政诉讼。但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如果是直接向法院起诉的,需要在六个月内提起。
行政诉讼中,如果法院认为应当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以通知的方式告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但是行政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的则除外;另外如果法院追加共同诉讼的当事人,在通知该当事人后,如果其既不愿意参加诉讼,又不放弃实体权利的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同时,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并按照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人数提交再审申请书副本。当事人向上一级
行政诉讼的原告的确定可以《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当事人可以有权提起诉讼。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有权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
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若在行政诉讼中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可以在提交起诉状时一并提出要求赔偿的请求,并在起诉状中依法列明其要求赔偿的具体数额,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和依法向法院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
我国现行法律对行政诉讼原告的要求是适格,即构成原告资格的条件是:第一,起诉人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第二,起诉人与具体行政行为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此,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只要具备上述两种情形中的一种,便可认定其符合行政诉
行政诉讼交换证据的方式有对于案情比较复杂或者证据数量较多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前向对方出示或者交换证据,并将交换证据的情况记录在卷。
在行政诉讼中,法院需要先取得原告的同意,然后才能以职权追加被告。如果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的,则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变更被告;如果原告不同意变更的,则裁定驳回起诉。
行政诉讼中的被告需要在收到人民法院发来的起诉状副本后,撰写相应的答辩状。其中应当载明被告的名称,住所以及可以证明自身所作行政行为合法的证据以及相关的规范性文件。撰写完成后送交至人民法院审查。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
下列团体或组织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1、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作被告。 2、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作被告。 3、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为,该组织是被告。 4、委托某一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5、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