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2
法定继承人的权利有放弃继承,放弃继承应当进行书面声明且应当在遗产处理前进行放弃。还有接受继承的权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定继承人在遗产处理发生纠纷时,可以进行诉讼。
我国继承法对继承份额规定: 1、同一水平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2、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要予以照顾。 3、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4、对有
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的相关法律规定如下:一般由第一顺序的配偶、子女、父母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施行,旧的继承法同步废止。 没有赡养老人能继承。 如果子女是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但对老人不尽赡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
法定继承人以及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可以成为合法的遗嘱继承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在继承开始后,有遗嘱的,按照遗嘱办理,遗嘱继承人可以依法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
遗产继承新规定具体如下: (1)继承必须在被继承人死亡后开始; (2)继承遗产的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即法定继承人或遗嘱继承人; (3)继承人依法取得的遗产,必须是被继承人生前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或者是依法可以继承的其它合法财产权益
在法定继承的情况下,同一顺位的继承人一般均等份额继承。若继承人协商一致,可以不均等分配。对生活苦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当予以照顾。在被继承人生前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多分一些。有抚养义务且有抚养能力,但未
继承父母遗产的规定,需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具体如下: (1)应该先看死者是否有遗嘱,有遗嘱的,应按遗嘱执行; (2)没有遗嘱的,应该确定哪些人可以作为继承人。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
遗嘱继承时效规定如下: 1、受遗赠人接受遗产的期限,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60日内表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到期未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2、法院保护继承权受到侵害的期限,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3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
房产继承名字规定有:婚后共同财产和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属于死亡一方的遗产范围。死亡一方立遗嘱的,按遗嘱继承,未立遗嘱的,由法定继承人继承。继承份额的将考虑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照顾和支付。 一、如果房子是夫妻婚后的共同财产,原则上一方的遗嘱只能处
所谓房屋的继承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其房产归其遗嘱继承人或法定继承人所有。因此,只有被继承人的房屋具有合法产权才能被继承。当继承发生时,如果有多个继承人,则应按遗嘱及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折产,持原产权证、遗嘱等资料到主管部门办理过户手续。
继子成年后有继承权,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与继父母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遗产继承的方式有: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议,法定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