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5
依照税法规定的适用税率和费用扣除标准,各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月收入额-3500元或48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注意,速算扣除数是指在采用超额累进方法计算出税额,再减去用超额累进税率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应赔偿月数;2.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4.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1通过侵权人获利计算: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根据该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权人的营业利润计算,对于完全以侵权为业的侵权人,可以按照销售利润计算,这里需要注意的
用以下的方式计算:侵权人因侵权而获得的利润,可以用市场上销售的侵权产品总数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计算。侵权人因侵权而获得的利润,一般按照侵权人的经营利润计算。对于以侵权为经营行为的侵权人,可以按照销售利润计算。需要说明的是,侵权人以侵权
股东权益总额计算公式为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股东权益又被称为净资产值,包括实缴股本和留存收益。股东权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财务指标,能够准确反映企业自有资本。股东权益总额越大,企业的实力越雄厚。 股东权益的内容如下: 1、股票本金
医疗事故赔偿计算公式:1.医疗费赔偿金额=已发生医疗费用(不含原发病医疗费用)+预期医疗费用2.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时间×收入标准(患者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3.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时间×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免征额是 5000,
1、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资收入金额-专项附加费用-各项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等)-起征点(5000元) 应纳税额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2、企业所得税基本计算公式为: 应纳所得税额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应纳税
交通事故赔偿计算公式是: 1、医疗费赔偿金=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 2、误工费=误工收入×误工时间; 3、护理费=交通事故发生地护工同等级别护理劳务报酬标准×护理天数; 4、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居民人均收入×伤残系数×
交通肇事赔偿计算公式: 1、医疗费赔偿金额=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如化验费、检查费等)。 2、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收入(天/月/年)x误工时间。 3、住院伙食补助费赔偿金额=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天)x住院天数。
计算工伤赔偿的方法:一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 27、二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 25、三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 23、而一级伤残的伤残津贴=本人工资*90%等。
1、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 2、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3、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