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07
1、必须由受行政处分的国家公务员或者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工作人员自己提出,如受处分人已死亡,其近亲属也可以为提出。 2、必须有明确的申诉请求和理由。 3、必须向有管辖权的监察机关提出申诉。 4、必须在法定的申诉期限内提出,即自接到行政处分决定
可以申诉。刑诉法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在判决尚未生效的十五天上诉期内,己方应该走的程序是上诉而不是申诉。
一审败诉后上诉诉讼费还要交。一审判决后,败诉方承担案件诉讼费用。二审诉讼费应由上诉方预交。待判决时,一般在判决书中确认由败诉方承担,也可以分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不缴纳案件受理费的情况如下: 1、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 2
1刑事辩护是一个过程。上诉是一步一步做出来的,不是打包票想出来的; 2、是否能定罪,就看指控证据是否确实、充分,与在不在现场被抓没有关系。10多万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如果没有无罪辩护理据,起刑的确是10
1、在判决生效后六个月内提出,在收到再审申请后3个月内审查,并作出是否再审的裁定。2、
在自诉案件中,被害人作为自诉人也是有权对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的。根据《刑诉法》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三种,即: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害人侵犯自己人身、
民事自诉案件一审败诉可以上诉。人民法院作出一审裁定后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应当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通过原审人民法院递交上诉状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并按照对方当
刑事案件调解后如果对调解有争议的,当事人不能提起上诉,而只能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1、刑事案件中,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
刑事案件上诉是否能改判,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作出一审判决后,如果有人不服判决提起上诉的,会不会改判依据实际案情而定; 2、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根据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和其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辩护
在上诉期限内提出撤诉的,法院会准许;在上诉期满后提出撤诉的,法院应当进行审查。然后根据情况依法作出是否准许撤诉的决定。申请撤诉的主体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撤诉应出于原告自愿且合法,然后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当事人提起上诉后,如果在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