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6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实行书面审理。所谓书面审理,是指人民法院不需要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庭,不进行法庭调查和辩论,只根据上诉状、原审案卷材料和其他书面材料进行审理,就作出判决或裁定的审理方式。在行政诉讼第二审程序中,
二审抗诉的条件有: (1)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证据,导致裁判错误的; (2)人民法院不采纳公诉人庭前收集并经庭审质证的有效证据,造成错误裁判的; (3)人民法院审判活动严重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徇私舞弊等行为,影响公正裁判的; (4)判决、裁
在进行刑事案件二审的时候,其与一审审理案件的方式也是相似的,具体是有3种方式,即组合合议庭、开庭审理和不开庭审理。 一、组成合议庭 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必须采用合议制,不能采用独任制。一般情况下,第二审人民法院接到上诉案件后,就应当组成合议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
非诉执行案件的解决方式为行政机关强制执行。非诉行政案件执行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后,当事人既不申请复议,亦不起诉,又不自动履行或不完全履行义务,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经审查作出准予执行的裁定后
上诉案件的审理方式有: 1、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 2、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 3、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在本院进行
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的区别如下: 1、抗诉的对象不同,二审抗诉的对象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而再审抗诉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2、抗诉的权限不同,除最高人民检察院外,任何一级人民检察院都有权对同级人
第二审程序抗诉的条件有: (1)人民法院未经庭审证即作为裁判的根据,导致裁判错误的; (2)人民法院不采纳公诉人庭前收集并经庭审质证的有效证据,造成错误裁判的; (3)人民法院审判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等行为,影响公正裁判的; (4)判决、裁
行政赔偿方式行政赔偿方式是指国家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具体形式。行政赔偿是对侵权损害的救济,行政赔偿采用什么方式,依据什么标准,直接影响到救济的质量,影响到受害人权益,因而需要合理设计。我国《国家赔偿法》第25条规定:“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
一、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 二、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
行政诉讼二审不开庭审理的情形有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一般情形下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3)原判决认定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