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5
1、适用的对象不同,监外执行的适用对象比缓刑要广。缓刑适用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犯罪分子,而监外执行适用于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2、适用期间不同。缓刑在判决作出同时宣告,而监外执行可以是在刑罚执行中适用;3、结果不同。缓刑考验期一满
监外执行需要回原籍。监外执行一般由当地的公安机关来进行相关的管理,但是并不一定回到所居住的地方进行监视居住,而是回到原籍由公安机关选择执行地来进行一个监外执行。
1、监外执行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缓刑适用的范围则小于监外执行。 2、监外执行以有碍关押执行的法定情况,也就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等为条件。而缓刑则是以不致再危害社会为条件。 3、监外执行是在
监外执行的法律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暂予监外执行,即罪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罪犯怀孕或是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对适用保
符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由居住地司法局进行执法和监督。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犯罪分子,执行机关应当严格监督。决定在监外缓刑服刑的罪犯,原执行机关应当将罪犯改判的情况通知负责执行监外执行的司法局,对违法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监督。
暂予监外执行条件有: (1)罪犯有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 (2)罪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婴儿; (3)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 (4)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5)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
暂予监外执行终止的条件是,罪犯被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严重违反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管理相关规定的;以及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
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实行社区矫正,基层组织或者罪犯的原所在单位协助进行监督,执行机关应当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严格管理监督。对于服刑中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原执行机关应当将罪犯服刑改造的情况通报负责监外执行的公安机关,以便有针对性地对罪
拘役是刑法中主刑的一种,指在一段短时间内剥夺罪犯的人身自由、就近拘禁起来并强制其进行劳动的刑罚。监外执行是执行刑罚的方式之一,当罪犯有重病需就医、女子怀孕或需哺乳婴儿或罪犯生活无法自理时可以申请监外执行。
监外执行有两种,一种是由人民法院决定的,另一种是由罪犯服刑地的监狱决定的。 人民法院决定监外执行的手续如下: (1)制作《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载明罪犯基本情况、判决确定的罪名和刑罚、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原因、依据等内容; (2)抄送至人民检
监外执行程序: 1、对需要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由所在监区集体研究,提出意见,经监狱审查后,在省级人民政府指定医院进行病残鉴定。 2、监狱根据病残鉴定结论,提出审核意见,报监狱长审批。 3、监狱将罪犯暂予监外执行审批材料,报送省监狱管理局审批